精神病|精神科藥物非成癮 配合非藥物治療妥善控制病情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024/10/30 09:43

最後更新: 2024/10/31 10:53

分享:

分享:

醫生會為精神科疾病患者作出個人化的治療方案,透過配搭不同種類的藥物及劑量調整,提供不同治療功效。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出,不論大眾或是患者都容易為「藥物」貼上標籤,認為藥物是代表患上精神科疾病,有患者選擇「否認患病」因此逃避服藥,最終耽誤病情;患者應理性分析用藥的目的,及積極配合治療,隨病情步向穩定後,便可遵循醫囑一步步地嘗試減輕用藥。

理性認識藥物作用

不論是否患者,很多人都會對精神科藥物有所誤解,甚至認為用藥會成癮。「舊式藥物如苯二氮平類(Benzodiazepines)及類似苯二氮平類(Z drug)的安眠及鎮靜藥物,的確有機會令患者上癮,但隨著各類新型藥物取代舊式藥物,適當地選擇用藥已經可以避免上癮問題。例如現今大部分的抗抑鬱藥物,能有效改善睡眠及抗焦慮,亦不成癮。」精神科專科熊丞荃醫生解釋。

此外,熊醫生補充,常見有患者誤以為服用藥物一段時間後,因藥力減退而令病情反覆,而事實上,復發是由於其他因素引起。加上有部分患者在服藥及患病之間畫上等號,認為只要不再服藥即代表已經康復,因此不依照醫囑急於停藥,繼而加劇病情惡化。

遵從醫囑 藥物及非藥物治療相管齊下

精神科藥物的應用,可分為急性治療及維持性治療。隨病情發展,不同階段的用藥亦有不同。透過定期覆診,醫生可按照疾病的特點及患者當下的情況,與患者討論治療進度,共同制定接下來最適合患者的治療目標,並配合不同藥物的輔助。「復康期間或會遇上很多不確定因素,因此治療方案需要有堅定的目標,及具彈性的處理方式,才能更有效地幫助患者。」熊醫生補充。

以思覺失調為例,由於患者腦內的多巴胺出現異常,影響患者思考及知覺,令患者不能準確地了解現實情景,亦無法整理自己的思想和感受,一般會出現妄想、幻覺、胡言亂語、思考空洞、混亂或僵直的表現。因此,抗思覺失調藥物主要為抑制多巴胺的活動,從而減輕患者的病徵。根據精神科醫學指引建議,患者在康復後需至少持續用藥1至2年,才能鞏固療效。因此患者不應自行更改用藥份量或停藥,以免增加病情復發的風險。

「藥物是其中一項治療工具,需同時配合非藥物治療,如認知行為治療,為患者培養新的思維及生活模式;而靜觀則可幫助患者慈心地接納自己。雖然治療期間需面對復發的危機及不安的情緒,患者應給予自己耐性和空間,便可循序漸進地康復,然後將注意力重投在自己的興趣和人生目標,在患病中亦能活出自在人生。」

大學生陳同學(化名),患有情緒病2年。雖然患者理性上明白藥物能有效幫助自己改善病情,但因為對精神科藥物抱有錯誤觀念,對生病這件事亦感到忿怒及煩厭,每次服藥都非常掙扎。與醫生商討後,開始能夠坦然平和地面對自己的處境,逐步消化及放下對藥物和患病的負面情緒,掌握到管理疾病的有效方法,在心態和行動上都變得更積極和樂觀。

熊丞荃醫生提醒,精神科疾病的治療有不同方案,患者應與主診醫生商討,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。

精神科專科 熊丞荃醫生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精神科專科醫生 熊丞荃
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